上海灵异事件
  • 首页
  • 未解之谜与震惊事件
  • 埃及金字塔未解之谜
  • 未解之谜网
  •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未解之谜网

    婚后的张怀英被他折磨得屡次寻死北京怪异事件

    发布日期:2024-05-27 11:24    点击次数:181

    1928年6月4日凌晨北京怪异事件,沈阳皇姑屯的一声爆炸巨响,轰动了全世界,也带走了北洋军阀政府的末代统治者“东北王”张作霖。

    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柳条湖附近由日本修筑的一段南满铁路铁轨被炸毁,日本人“贼喊捉贼”,嫁祸于中国军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两场爆破事故,改变了东三省的历史命运,也将这个昔日的“关东第一大家族”,无情地长掩于历史的积土尘埃之下……

    随着东北沦陷,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被扣押,张家后人从煊赫的“东北王”后代,一步步沦为“叛将之后”。

    张作霖死后,他的子孙们无可避免地走向了家族离散和数十年来失去庇护的困苦求生。在波云诡谲的历史洪流中,张氏家族如今分散在世界各地,甚至互不认识,他们坎坷迥异的命运,令人唏嘘。

    张作霖作为民国最具实力的军阀之一,权大势大,也家大业大。他一生娶了1妻5妾,子女众多,共有8个儿子,6个女儿,如今唯一健在的仅剩在台湾的幼女张怀敏。

    在张作霖的一众子女中,最出名的当属长子张学良。1928年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张学良子承父业,主政东三省,并于1928年改旗易帜,归顺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到蒋氏父子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监禁,最终于2001年病逝夏威夷。

    次子张学铭和哥哥张学良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九一八”事变前后曾出任天津市市长,晚年投身新中国的市政建设工作,直到1983年离世。

    三子张学曾在兄弟姐妹中学术成就很高。他先后留学日本、英国、美国,后来还曾在联合国总部秘书处任职,一直久居海外。

    四子张学思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出任辽宁省主席。全国解放后,张学思被授予少将军衔,并出任海军副参谋长,被周总理称赞是“人民的好参谋长”。不幸的是,张学思后来受到野心家林彪的迫害,于1970年含冤去世。

    五子张学森青年时代就留学美国,学习航空飞行,日本投降后曾回国任职,晚年移居美国。六子张学浚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后来去了台湾工作生活。

    七子张学英是张作霖的八个孩子中唯一一个没有任何成就的。他自从1948年离开大陆后,陆续辗转香港、台湾,却始终没有正当工作,也无子女,庸碌一生。

    八子张学栓是张作霖最小的一个儿子,自抗战胜利后,他便回到家乡东北,在天津第55中学工作,后来还出任了天津区政协委员,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余热。

    在张作霖的八个儿子中,除了七子张学英甚至没能像普通人一样成家立业之外,他的几个儿子们在不同领域都各有建树,实现了各自的人生价值。相比之下,张作霖的6个女儿命运就比较坎坷。

    张作霖作为一个思想传统的封建军阀,骨子里重男轻女,在世的时候,他对家中女眷的要求极为严格。他的几个女儿只被允许上私塾,不能进入学校读书,一举一动都要严格遵守旧时女子的道德规范。

    在张作霖固执守旧的教育方式之下,张家的每一个女儿都被培养得乖巧听话,三从四德,可是等待她们的,却是一个个不幸的婚姻火坑。

    随着张作霖的政治野心不断膨胀,女儿们不断被其当做政治交易品,与民国权贵攀附姻亲。

    早年间,张作霖为了笼络黑龙江督军鲍贵卿,便做主将长女张首芳许配给了鲍贵卿的儿子鲍毓才。但是鲍毓才却是个平庸又不专情之辈。张作霖一死,他就借机提出离婚另娶。张首芳思想传统,不同意离婚,却还是挡不住丈夫另娶。她后来虽被弟弟张学良接走,却从此郁郁寡欢,直到1954年病逝。

    张家众姐妹中,次女张怀英天生丽质,性情也最为和顺。可是野心勃勃的张作霖为了将个人势力延伸到内蒙古,不惜将爱女嫁给内蒙古达尔罕亲王的傻儿子包布。包布其人性情暴戾,婚后的张怀英被他折磨得屡次寻死。这段不幸婚姻一直持续到张作霖去世,张怀英才在大哥张学良的做主下与丈夫离婚。

    比起两位姐姐,四女张怀卿的遭际有过之而无不及。张作霖将她许配给了辫帅张勋的儿子张梦潮。可张梦潮却是个精神病患者,整日疯疯癫癫。婚后成日守着这样一个病人,提心吊胆,张怀卿有苦难言。所幸她后来鼓起勇气,终于成功与张梦潮离婚,从这段荒唐的婚姻中彻底解脱了出来。

    几个姐妹中也有相对幸运的,比如说三女张怀瞳。她虽然被父亲包办婚姻,嫁给了清朝遗老赵尔巽的儿子赵天赐,但好在赵天赐是个优秀上进的青年才俊。婚后,张怀瞳和他的感情十分和睦,两人后来迁居美国,一生相濡以沫,堪称佳话。

    五女儿张怀曦原本被张作霖许配给了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的儿子,不过两人还未成婚,张作霖便被炸身亡,这桩婚事后来不了了之。“九一八”事变之后,张怀瞳携母亲去了美国避祸,后来在那里完成学业、结婚生子,后半生也相对美满。

    比起前面几位姐姐,六女张怀敏的际遇,堪称不幸,却也是幸运。不幸的是,张怀敏在出生不久后,就见证了父亲之死和张氏家族的衰落,自幼颠沛流离、客居异乡;幸运的是,她个人成长道路上,她是六个姐妹中唯一一个没有受到包办婚姻束缚的。

    张怀敏是张作霖的六夫人马岳清所生,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遇袭的时候,年仅4岁的张怀敏正好随母亲同乘在这辆出事的专车上。

    所幸她和母亲都没有发生意外。马岳清只是受了些轻伤,而在母亲襁褓之中的张怀敏虽然大难不死,却也因为受到惊吓,从此变得体弱多病。

    1931年秋天,“九一八”事变后,大帅府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当时7岁的张怀敏不得不和母亲跟着五姨太寿夫人一路逃到了天津。

    马岳清作为张家的最后一房夫人,又是戏子出身,地位卑贱,生下女儿之后才有了真正的名分。加上她年纪最小,陪伴张作霖的时间最短,又逃得匆忙,身上没有多少家底钱银,因此到了天津后,马岳清母女俩的生活过得相对艰苦。

    治安良好,可能是拉美最好。人民普遍贫穷,但素质高,尤其是医疗方面国家投入很多,经常海外输出医生赚取外汇。普遍单休。

    不过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马岳清宁愿节衣缩食,也坚持要让女儿怀敏进入天津女校求学。马岳清虽然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嫁入张家后,张作霖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慢慢影响了她,其他几房子女的成材,也更让她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如今丈夫死了,她失去了唯一的靠山,女儿的未来成了她唯一的希望。

    好在张怀敏也很争气。1944年,她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从天津女子高中毕业,翌年又考取了辅仁大学,赴北京深造。

    女儿有了出息,作为母亲的马岳清自然高兴。在这期间,许多马氏曾经的梨园旧友也趁机找上门来,想要为年轻俊逸又有文化的张怀敏说媒,可是深明大义的马岳清坚决辞谢了。

    张氏家族女儿们饱受包办婚姻之害的前车之鉴让她深深意识到,张家的包办婚姻不宜继续提倡,特别是作为她唯一女儿的怀敏,马岳清还是主张把婚姻的自主权交给女儿自己。事实也证明,马岳清的开明是对的。

    1944年,张怀敏在北平辅仁大学读书期间,结识了另一位沈阳籍学生翟元坤。翟元坤的祖父翟文选曾任奉天省长,是一位非常有民族大义和气节的官员。这样的家世,也让张怀敏在众多追求者中,独独看中了既有学问又有良好品行的翟元坤。马岳清得知女儿选中了这样一个人品家世都无可挑剔的对象,更加欣慰。

    1947年,张怀敏在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后,就在天津与翟元坤结为伉俪。成家之后就要立业,可是婚后不久,张怀敏很快就发现,身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夫妇俩纵有才学,却无用武之地,毕业之后甚至难以谋到一个差使。为时局所限,马岳清决定还是带着女儿和寿夫人一家共赴台湾生活。

    去了台湾之后,张怀敏执教于东海大学,并在任教期间考取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函授生。因为施教有方,张怀敏先后晋升副教授、教授。在当时的东海大学,像这样既年轻又来自大陆的女教授,张怀敏是第一个。而才学精深的翟元坤则在台湾某企业担任工程师。

    夫妻俩虽然出生于东北政要人家庭,但是到了台湾,失去了赖以倚重的家族以后,他们还能克服人地两生的诸多困难,双双以自己的学识才智取得事业上不俗的成就,不可谓不独立顽强。

    张怀敏在几十年与翟元坤的相处中,夫妻和睦,志趣相投,两人生有长子翟鲁平、次子翟芸台,女儿翟海蒂,给与了从年轻时就守寡的母亲马岳清以巨大的精神安慰。

    与此同时,在台的张怀敏也成了一众兄弟姐妹中,与大哥张学良最亲近的一位。

    在众兄妹之中,张怀敏虽然与大哥张学良的年纪相差最大,但是她却深深敬佩大哥的爱国情怀和他发动西安事变的勇气。

    张怀敏初到台湾时,就开始想法设法寻找大哥张学良,但在当时,张学良的幽禁地却是各界人士所无法打探到的机密。直到60年代中期,随着当局对张学良的管束逐渐放松,作为东海大学教授的张怀敏才被批准可以以张学良秘书的身份,出入张学良在北投仍被军统监视着的那座神秘小院。

    有了这层方便之后,张怀敏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来到这里,给他的大哥读报纸,代写给朋友的书信。

    1965年左右,张怀敏来到北投小院的次数明显增多了,主要原因是张学良当时正在准备写一部《回忆录》,而有知识有文化,又能在这里出入自由的五妹张怀敏无疑是他最好的代笔人。

    张学良曾经将他写《回忆录》的计划向和盘托出:“我写《回忆录》的原则是;第一要写自已亲手经办的事情;第二是自己亲眼所见的;第三是我亲耳所听到的。我的用意是让这部《回忆录》留下来,给后人一个警世的作用,舍此我的后半生便再无其它所求了!”

    张怀敏于是决意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帮助大哥整理并写出这本回忆录,可是在做出这个决定不久后,张学良就中断了回忆录的写作,这让张怀敏颇感意外。

    不过张学良虽然没有说明他不写《回忆录》的真正原因,张怀敏却能从大哥身边不时增加的军统人员和森严的戒备中察觉出某种难以言喻的迹象。

    令张怀敏更为困惑的是,张学良在中断回忆录写作的同时,竟毅然放弃了他多年来潜心研究的《明史》。对于一生教学,致力于学问研究的张怀敏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惜的了。

    后来,当张怀敏看到大哥将多年来在幽禁中所写的所有《明史》文稿付之一炬时,她突然意识到,大哥放弃这一切的原因,都与他当时所处的危险环境有关。

    事实上,在蒋介石在台尚且掌权的20多年里,张学良从人身自由到思想自由,都被老蒋深深地禁锢着。与此同时,他的生活条件也十分恶劣。在张学良幽居台北最困难的时期,张怀敏是可以接触大哥的绝无仅有的亲属之一。也是她代表张家家属,从生活上、精神上给了张学良极大的安慰。

    为了能让大哥早日获得真正的自由,在台的岁月里,张怀敏动用自己一切可动用的关系,为大哥获释不懈奔走。直到90年代初,张学良有了可以去美国探亲访友的自由为止。

    张怀敏在台湾的数十年间,一直与年轻守寡的母亲马岳清相依为命,直到1975年马岳清病故。

    随着五夫人和母亲相继离世,从前与她一起住在台湾的张学森一家、获释后的大哥张学良一家都先后移居了美国。退休后孤身在台岛的张怀敏,越发怀念祖国大陆的风光。

    1995年12月,张怀敏在子女的陪同下,终于一偿夙愿,来到了沈阳大南门的帅府旧址,她没想到自己的出生地居然还被保存地这么完好。从1931年7岁离开这里,如今重归故里的张怀敏竟已是一位71岁的古稀老人了。张怀敏久久伫立在她1924年出生的这座小楼前,流下了泪水。

    时光如梭,岁月无情,随着张家的兄弟姐妹们一个个故去,如今年届98岁的张怀敏已经是张作霖子女中唯一健在的一位。如今随着子女孙辈均已成家立业,晚年的张怀敏倒也享受这种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只是每次拿起当年张家几个姊妹合照的照片,她还是不免眼眶发红。

    是的,她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家族的衰落,包括她自己,也成了历史的书中人。

    在阅读中见自己,见天地北京怪异事件,见众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 ~



    Powered by 上海灵异事件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 2013-2025 สล็อต 版权所有